这时一直坐在桌上不动的那人开口道:“福泽,何必和这小厮争辩,我们快些赶路吧。”

说罢领着那三人便要走,套话的那汉子,显然不太愿意,低声说:“这可是大事,恐怕江湖有变,这小厮应该还知道些什么~”

那人当即打断道:“我知道,少林寺探子来了,走吧。”

偷听到这话的李逍以为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正欲起身离开,看见门外进来两个人一身僧袍,头发藏在帽子里,显然也是少林寺的外门弟子,正警惕的盯着茶楼内。那小厮见和自己争辩的三人要走本欲拦着继续分辩,见到门口的二人便悻悻地坐下了,心道自己今日又多嘴了。

一直想着套消息的那四人也不管其他,就是迎着那两名少林弟子不善的目光,径直走了出去。

李逍也是不敢多看那两人,又开始坐下来喝茶,他也怕被认出来,毕竟这次是偷跑出来的,主要为两件事:

第一这不马上要比试了,总要找点有油水的东西补充一下体力,少林寺内的饭菜太寡淡了,最近又练得紧,自然要吃点好的。李逍这边,同寝室三人对自己其实相当照顾,熟络了之后但凡有啥好东西少不了自己一份,而且从不收自己那一分钱,自己要回请也被婉拒了,最后自己只得说自己还有不少家私,算不上寒酸。

这倒是没说假话,李逍当时离家变卖的家产加上,当官府没搜刮干净的那些,足足凑了有上万贯交子,即便自己散出去了一半左右的现金,剩下的现金也是普通人一辈子也没法攒下的,更不提有些金银以及看起来就很珍贵的珠宝首饰李逍没舍得变现,搞不好这些更值钱。但是大家还是不肯,李逍只得作罢,但是自己有需求也不敢再劳烦他们了。

第二个则是更重要的事情,前几次偷偷下山多是晚上,没能得到啥情报,现在非常想知道剧情发展到哪一步了,记得刚上少林寺时,乔峰已经当上了丐帮帮主,自己这已经上山半年了,如果按照原着是不是马上就要杏子林啊。

很可惜,这次下来并没有打探到啥有用的信息,反而听了个少林寺的秘闻。只不过在李逍看来,这要是个小事自然与自己无关,要是个大事要与自己相关了自己也躲不掉的。所以总之江湖之中事情,除了李逍自己想要高度参与一下的原着剧情,其他通通与自己无关。

那么真的李逍无关吗?那可不是。倒不是说这个事就是冲着李逍这个小虾米来的,这件事本质上是冲着少林和丐帮来的。具体是个什么事情呢?朝廷中朔党官员想要换掉乔峰的丐帮帮主之位,具体事项他们想让少林操作。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神奇的想法,主要是少林的玄慈方丈,忌惮乔峰的契丹人身份,不想让他成为丐帮帮主,但是汪剑通没理他。

于是在乔峰接任之后,玄慈方丈又给朝廷写了一封信,信中当然不敢直说乔峰是契丹人,只是说乔峰此人性情乖张、桀骜难驯、武功高强,现在有执掌了天下第一大帮的丐帮,将来恐有变故会震动江湖,不符合朝廷希望的江湖以静为主,所以希望朝廷想办法约束一下他和丐帮。本意呢,是希望朝廷出面向丐帮的几个长老暗示一下换一个人当帮主。

这封信本来对朝廷没啥影响,大家都挺忙的,忙着搞党争。但是好死不死的,少林寺这家伙两头下注,这边司马光还在的时候跟他的朔党打得火热,那边司马光还没死呢,就勾搭了苏轼,两边诗文唱和,字画相赠搞的是不亦乐乎。

这种小手段,自然是没有瞒过朔党这帮老油条,加上司马光在时就很不喜欢这些富有活力的民间团体,认为应当禁止民间习武和聚会,他们就觉得这武林人士都不是啥好鸟。

当然如今的现实肯定不能全剿了,但是借机先搞死少林和丐帮这两个最大的帮派应该是可以。这刀子嘛,就是玄慈的这封信,你不是说丐帮的乔峰不是啥好鸟吗?给你个机会发挥你少林武林泰山北斗的作用去吧,和乔峰的丐帮去互掐吧,最好你俩顺带着少林、丐帮的帮众都跟着一起玩儿完。

这玄慈当然不傻,磨了几天就抛下一个只好“勉励为之”就跑了,那勉不勉力就完全看心情了。那刘挚、梁焘两人自然是气得不轻,但是他俩也知道,对付少林想拿权力逼迫那是不太行的通的。

好在有玄慈方丈的那封信在手,只要乔峰还在丐帮当帮主,少林和丐帮的关系那是想好也好不了了,于是两人决定再找一找丐帮内部的人,从丐帮入手,挑拨关系。此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后来的杏子林风波的直接导火索。

至于李逍一直心心念念的原着剧情,其实但凡李逍多点心思,在他找不到虚竹和扫地僧的时候,他就应该明白这里既不是真实北宋历史,又不是他所知道的任何一个版本的天龙。可惜的是李逍不愿意多想,或者不敢多想,他总是编造各种理由欺骗自己以求圆回剧情,让自己生活在自己熟知的领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