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日月如梭…
到了这庚辰的日子,只见天上下起了大雪。
而王嘉,见天气情况没有那么恶劣了,便想着在留宿几日,就告别那户人家。
遥望着满天苍茫的大雪,身处在其中,宛若是在天人合一的意境之中。
而这一天,也是正式开始记载的日子。
王嘉,在看到眼前的雪景,身上不自觉的披上了先前那户善良的人家所赠予的厚衣服。
后来,他又想起了书中的内容,心中又有了些许疑问。
“这白茫茫的天空,还有那白雪皑皑的雪地,就宛如是一片清冷的湖面,还有那广阔的平原。”
“山头也因此披上了一件白毛氅衣,就是不知道天边有没有白鹭和鸟儿在飞翔?”
“呼…想到这儿,我真想赋诗一首。”
“白雾清空留光影,天人合一无我境。”
“前日几番倾盆雨,今时又逢霜华天。”
“白虹贯日夜颠倒,冰雨齐落花草衰。”
“不知天地曾动荡?惟愿世间无灾景。”
在不觉间吟诵完一首诗后,王嘉舅舅有感而发了。
“这天气变化如此之剧烈,想必之后必定又会发生什么灾祸吧。”
“唉…我不求别的,只希望天下苍生能够极大的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灾祸,平平安安,仅此而已。”
在感叹完之后,王嘉的疑问随之而来。
“我记得在《春秋》这部着作里,曾经记载了这件事,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对应的解释。”
“只不过,我是有些遗忘了,就是不知道这天气不正常下大雨或者下大雪,这古人又怎么定义呢?”
“罢了罢了,想半天都想不通。”
“之后还是继续请问我那亲爱的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吧…”
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王嘉,此时便来到了修筑郎地的城墙。
而天气也变化,为了原来的夏天。
望着那众多工人百姓修筑城墙的场景,在望着那高高的城墙。
一系列相关记忆,便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在这里修筑城墙,难道是又出于什么原因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一切估计又是诸侯国之间的‘博弈’吧。”
“不行,我得去好生探查一番。”
于是乎,王嘉便决定去探索一下这件事背后所发生的原因。
《春秋》中对这件事有所记载,在这郎地修筑城墙,是因为修成不合时令。
这宋殇公对周王不尊敬,郑庄公时任周天子的左卿士。
正因为这宋殇公对周王室有过大不敬的行为。所以郑庄公要以天子的名义来讨伐他,攻打宋国。
作为郑庄公曾经相识的老朋友,王嘉此次便偷偷请求面见了他,并与他进行交流。
“大王,您觉得这宋殇公的行为,它合乎礼法吗?”
“那自然是肯定不合乎周礼了,居然对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如此不尊敬,身为左卿士的我,必定要带领郑国给这宋国一个教训,好继续树立周王氏在天下的威名。”
“此等‘杀鸡儆猴’之术,想必一定能够震慑其他诸侯之国。”
“这可是报仇与向周王室尽忠的好机会,我岂能够放过?”
当然,这郑庄公的这一番话里,也暗藏着他的政治野心。
至于王嘉呢,对此也不敢有什么其他言论,也只能是一味叫好。
“大王,您此举,实乃是开天辟地之大事啊。”
“这在世人眼中,必定会创功在千秋之大业!”
王嘉这波儿“彩虹屁”,那可拍的是一愣一愣的,说得这郑庄公也十分开心。
而宋国,也曾因为被攻入外城的那次战役,因而怨恨鲁隐公,所以就没有向他来报告。
这下子,鲁隐公发怒了。
“好你个宋殇公,你们宋国与我们鲁国两国曾经结盟,在祭祀的时候所说的山盟海誓的话是多么的令人刻骨铭心。”
“如今今日郑国来犯,你却因为一件小事憎恨我们鲁国这么久,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居然没有向我来报告,这太不符合盟约国之间应尽的义务了。”
“来人啊!”
“君上,您有何贵干?”
“给我派使者去宋国,我宣布鲁国要与宋国之间要断绝来往,不可延误!”
“是!”
于是乎,经过这一件事情,鲁国正式与宋国断绝了来往。
而王嘉,也是通过与鲁隐公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得知了这件事情。
对此,他不禁发出一声惊呼。
“天哪,果然没有真正的‘联盟’,想必各自都心怀鬼胎,大难临头都各自飞了。”
“这下子,估计唯有在独善其身下对外进行交流合作,才是处世的最好原则。”
秋天的时候,郑国人用天子的名义来到鲁国报告攻打宋国的事情。
“君上,我们郑国国君郑庄公托我来告知于您,因为宋殇公对周王室犯大不敬,所以我们郑国人要替周王室行正义之事,望君上您能周知。”
鲁隐公听罢,也只是点头默许。
可是,在暗地里,他早已经想好了对这件事的对策。
(暗想)“看来局势现在不妙啊,我得赶紧想办法再找盟友加固防线,以防止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战争波及到我鲁国。”
“同时,为了表示向周王室的孝忠,这攻打宋国的事情也必须提上日程,也好解我鲁国燃眉之急,扬眉吐气。”
于是乎,在冬天的时候,鲁隐公就与齐僖公在防地相会,开始商量着攻打宋国的事情。
北戎入侵了郑国,郑庄公抵御了他们。
他对抵御戎军之事忧虑,于是他就说。
“这北戎人的兵力大部分是步兵,而我们更多的则是车兵。”
“寡人害怕他们会包抄偷袭我们。”
介于这件事,大臣公子突便进谏道。
“君上,其实您对这件事情不必完全担忧。”
“派遣勇敢而又不刚强的人去诱敌,一交战就赶快后退。”
“趁此机会,我建议君上您提前设下的三处埋伏等待他们。”
“这北戎国的士兵轻率而不整肃,贪图钱财而又不相互关爱,在战胜敌国、瓜分钱财的时候也各不相让,战败的时候也各不相救。”
“依我看,在前面的人见到财物俘虏,定然会急于前进,前进而遇到伏兵必定会快速逃跑,而在后面的人不加救援兵就没有救应。”
“这样,我们就能够获胜了。”
一听这话,郑庄公很是开心,便按照他的话去做了。
而王嘉听后,也是深有感触,不禁点了点头以示同意。
与此同时,他也向着郑庄公上书了相关的建议。
之后,郑庄公采用了公子突的这一计谋。
北戎人的前军,在遇到伏兵败退的时候逃跑。
大将祝聃便追赶他们,乘胜追击,包围他们前后夹攻,把他们都击杀了。
戎人的后军随即拼命逃走。
十一月甲寅的时候,郑国人大败戎军,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呀!
就连王嘉,他也对此感到十分激动。
在这期间,这王嘉还有一系列的相关的人物进行交流与交谈,并有了自己的感悟与感受。
就在游历完这鲁隐公第九年之时,王嘉的思绪随即便回到了现实之中,自己也对此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在这之后,他便加紧整理他负责那片区域的书籍。
之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去寻找老师左丘明,去寻求答疑解惑了。
没过半盏茶酒的功夫,转眼间,便来到了师生问答环节。
“先生,弟子有几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放下手中的书)“王嘉啊,你既然有疑问,你大大方方的问我为师就好了,不必遮遮掩掩的。”
“嗯…”
“先生,学生想问你,这‘癸酉’究竟指的是什么啊?”
“再有,这下大雪,《春秋》一书中也有相对应的解释吗?”
左丘明一听,哈哈一笑,随即便解释道。
“哈哈哈,原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来问为师的啊。”
“这是个好问题…”
“据《春秋》中记载,这‘癸酉’啊,也就是开始下大雨的日子。”
“这庚辰,也就是下大雪,也是记载事情开始的日子。”
“至于下大雪一事,为师查阅了这《春秋》一书,上面对这件事,是这么说的。”
“这件事是因为气候不正常的缘故,但凡是下雨,连续三天以上就叫做‘霖’。”
“平地积雪一尺,这种现象叫做‘大雪’。”
“王嘉,现在…你明白了吗?”
见老师左丘明先生如此说来,王嘉顿时便心领神会,融会贯通了。
之后不久,他在与老师左丘明再度进行其他话题的讨论。
在恭敬的拜别老师后,他也继续认真的进行他的工作与学习了。
伴随着时光飞逝,这一天,也很快便过去了。
接下来,在这鲁隐公第十年时,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