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正当老师左丘明在鲁国史馆盟府处工作之时。

学生王嘉,此刻正在和他的师哥师姐一同整理另一片区域的书籍。

不过,相较于先前,这次的竹简书卷整理工作,不仅比上次的范围更大,而且书卷的门录的种类也是多了不少。

如此一来,王嘉和他的师兄妹各自所分配的区域以及工作的量,也是渐渐的多了起来。

毫无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嘉他们的工作进度逐渐缓慢下来。尽管大家都努力地忙碌着,但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他们还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王嘉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看着堆积如山的竹简,心中不禁升起一丝焦虑。他知道,如果不能按时完成整理工作,势必会影响到后续的竹简书籍整理工作。

同时,也会给他们的老师-史官左丘明的史料汇集及相关书籍的编撰工作带来困扰。

(暗想)“这么多书籍竹简,的确是有不小的工作压力与强度啊。”

“只不过…同样的,这也算是锻炼我的耐力与专注力,还有观察力与细致力的绝佳方式了。”

“我倒不担心负责整理属于我的这片区域的竹简书籍…”

“关键是,师哥师姐他们会感觉到压力比以前增大了吗?”

“也许,可以和师哥师姐他们商量一下,想出一个效率更高的决策来。”

与此同时,王嘉的师哥师姐们注意到了他的担忧。他们相互对视一眼,决定采取行动。

于是乎,他们便召集起所有人,共同商议如何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制定了一份新的计划。

众人决定分工合作,按照书卷的门类进行分类整理,同时互相协助,加快工作速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作效率果然有了显着的提升。

而王嘉呢,也在整理工作中发现了这《左氏春秋》中记载隐公第二年的竹简样稿。

(疑惑的)“嗯?!这是…《左传》中记载着的有关隐公第二年的竹简。”

“不过…这是个样稿,里面有好多内容都记录得不完整,远不如我先前所看的白话文版本耶。”

“唉…”

想到这儿,王嘉便一边看着手中卷着的竹简,一边叹气着。

只是…很快,他便立马想到了其他事情。

(连忙)“也对呀,说不准丘明老师在写《左传》前,打了很多样稿呢。”

“而且,在写作时,一字一句都要详加斟酌,这其中免不了修改的。”

“丘明老师先前也曾说过,要等到他辞官回乡,回那恒裕村桃山之旧所闲居时,才会正式书写这《左氏春秋传》。”

后来,他又进一步想到了些什么。

“不过呢…我不是先前已经掌握了头脑风暴情景再现法吗?凭借着我先前记忆,也能将这段内容生动的展现出来,让我更加真实的了解这段历史事件。”

“即使…这竹简记载的是一个样稿的、暂未完成的内容,我也能顺利完成对这段历史的感知,同时给予我个人的感受。”

“至于其他的书籍,就暂且先告一段落吧。”

“反正,我之后也有的时间整理。”

“好,那就让我看看这隐公第二年有关的内容吧。”

哗哗哗…喀啦喀啦…

伴随着阵阵竹片的撞击声,王嘉便缓缓打开了他手中的有关记载隐公第二年样稿内容的竹简,然后按照正确的阅读方式细细的阅读了起来。

伴随着阅读的深入,他头脑中的思绪,仿佛终端接口一般,与这竹简中的内容相连接,再度将他带入了《左传》的世界。

这一天,正是隐公第二年的春天。

只闻得四周鸟儿欢快地歌唱着,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抬眼望去,一片绿意葱茏,繁花似锦,真是一幅春意盎然的美好画卷啊!这番美景与之前那寒冬时节冷风刺骨、万木凋零之景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看着眼前时空空间的快速转换,不禁让人产生一种“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速流逝以及“物是人非事事休”般落寞寂寥的虚幻之感。

而王嘉呢,先前早已经经历过一次了,早已经有了相应的感受。

只是,他不知道,他现在身处何地。

“这…我现在到底在哪里啊?”

“看着这一片春意盎然,大地复苏,万紫千红的景象,还有阵阵暖阳洒在我的身上,居然让我忘却了先前在冬日那迎面呼啸而来凛冽的寒风,以及漫天飞舞的雪花。”

“这一切…的确是太奇妙了。”

就在王嘉站在原地感慨之余,他的大脑便开始尝试提取并调动起先前所看现代白话文《左传》中有关这隐公第二年的内容,以便回答他先前的疑问。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现在已经来到了隐公第二年的春天。”

“而这起始的事件,便是隐公在潜地会见戎人。”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戎人…难道指的是边疆蛮夷地区的人民吗,我倒是有些好奇?”

“而且,这里是在潜地吗?”

“我不知道…”

“走吧,先是出去看看,好验证验证我的猜想。”

于是乎,没过半盏茶酒的功夫,伴随着阵阵脚步声,王嘉便一边在这草地上行走着,一边扒拉开四周的杂草与枯枝烂叶,以便更好的探索四周的情况。

果不其然,正当他快要走出草地,来到这布满了沙尘的土路上时。

突然,只听一阵十分粗犷的声音以及疑似齐鲁大地之人的口音,这顿时便引起了王嘉的注意。

(警觉的)“嗯?!怎么有人的声音?”

“快…赶紧过去看看。”

不多时,王嘉便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移去。

同时,为了尽量避免“打草惊蛇”,他只好小心翼翼,不敢发出过多的声响。

果然,与他猜的不错,在他面前的,正好有大量人活动的迹象。

只见,他在角落里用眼角的余光偷偷一瞥,便看见了许多人。

这其中,不乏有穿着皮铠竹铠,手持戈矛的兵士,还有各路官员以及其他负责祭祀和礼仪的人员。

只不过…这些人中穿着的很是不一样,左边的人群虽说穿着的还算正式,也算是尽了礼仪,只不过总给人一种粗犷奔放、并且有些落后的感觉。

而右边的人群,无论是服饰还是礼仪,都与鲁国人极其相似。

见此情形,王嘉便突然想到了些什么。

“莫非…”

“现在在我面前的所发生的事情,难道正是这《左传》中所记载的隐公二年,鲁隐公与戎人会见的场景。”

“而这里,难道的确是在潜地?”

还没等王嘉反应过来,只见在离他不远处的地方,传来了一阵交谈声。

“尊敬的大王,我们诚恳的请求您与我们戎民结盟。”

“与我们戎民结盟,不仅有利于壮大您鲁国的实力,共同对抗外国,巩固国土。”

“而且,我们戎民还会尽我们最大所能,将各式奇珍异宝送给大王您,以此作为两国结盟的象征与信物。”

“我谨代表我国戎民,诚挚的请求大王您与我国结盟,拜托了!”

(朝他们瞥了一眼,故作沉思的)“呃…”

“这样吧,你们给寡人一些时间,容寡人再加三思片刻,再作最后的决定。”

与此同时,两国的臣子也在各自上奏,谈论声不绝于耳。

听到这儿,王嘉确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测。

“没错,这的确是鲁隐公在潜地会见戎人。”

然而,不多时,他的疑惑又来了。

“平日里,鲁国前中期,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只要肯与鲁国结盟,这鲁隐公定会百分之百爽快答应啊。”

“先前不被周王室认可,不入周王室“法眼”的邾仪父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吗?”

“可是…为什么这一次,鲁隐公却犹豫了。”

“难道说…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亦或是“别有用心”,出于国家利益与既定目的?”

“这个问题,可是一下子难倒我了。”

“还是等丘明老师,在请求他详加解答吧。”

就在他冷静思考之时,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差点儿让他露了馅儿,被士兵给发现。

“嗯?!”

“是何人在此处躲藏,速速现身!”

“否则…可别怪这“刀剑无眼”喽!”

一见士兵的话语声和脚步声正渐渐逼近,王嘉此刻的内心正砰砰直跳,生怕自己会被士兵们抓个现行,之后再免不了生出一堆麻烦的事儿来。

“天哪!”

“难道…我的行踪,被这帮士兵给发现了?”

“完蛋了完蛋了…”

“全玩儿完了…”

就在王嘉内心十分紧张,感觉到“世界末日”马上就要降临到他身上的时刻。

然而,那些士兵却没有发现他,这倒是让他松了一口气。

“呼…呼…”

“还好没有被发现,要不然就真完蛋了。”

后来,当他准备脱身,去前往其他地方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