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仪满心好奇,一路跟着张有为来到了他的实验室。
所谓实验室,就在他家旁边搭建的一间木屋里,平日里,张有为捣鼓各种新奇玩意儿,都在这儿进行。
一进实验室,就见张有为在里面忙得不亦乐乎,这个罐子瞅瞅,那个罐子翻翻,东捣鼓一下,西捣鼓一下。
周婉仪看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道:“夫君,你究竟想要干嘛呀?”
张有为一边手上不停,一边说道:“我想要制作出轮胎。”
“轮胎,那是什么呀?”周婉仪满脸疑惑。
“那是一种安装在轮子上的东西,只要给马车装上这个,马车一路行进就会平稳很多,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颠簸得人屁股疼啦,坐在车上会舒适多了。而且啊,还可以提升行进的速度呢,赶路都能快不少。”张有为耐心解释着。
“有这种神奇的东西?”周婉仪好奇极了,“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呀。”
“我在一本古籍上看过。”张有为说道,这理由他都用了好多回了。
周婉仪没有拆穿他,而是认真地说:“夫君,我能不能跟着学习一下呀?我也想帮帮你。我不想整天在家里就知道吃喝,啥忙都帮不上。我想要像诗诗姐一样,能够在家里独当一面,为你分担些事务,让你不用这么辛苦。”
杨诗歌作为张有为的大老婆,那可是商业能手,东坡村的账单、商业事务,张有为从来没操心过。
全都放心交给杨诗歌处理。
可以说,在家里,除了张有为,杨诗歌说话那是相当有分量。
张有为有些怀疑地说:“你能够学会吗?不是我小看你,这个制作过程很复杂的。就像曼曼成天钻研物理学之类的,要是没天赋,不管你怎么努力学习,都是很难学会的。”
周婉仪一脸执着,坚定地说:“夫君,我会努力的。我知道自己可能比不上诗诗姐和曼曼她们聪明,但我愿意花时间,下苦功夫,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肯定能学会一些的,你就给我个机会吧。”
见她如此热情,张有为也不好再拒绝,无奈地笑了笑说:“好吧,你来试一试。如果你真的能够帮到我的话,那你就加入其中。要是实在学不会,那也没办法,咱们再想别的办法帮你找点能做的事儿。”
然后。
张有为一边试验,周婉仪在旁边听着,拿着本子刷刷记录下来。
不懂的地方,下来询问。
接下来的一连十二天,周婉仪都紧紧跟在张有为身边,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起先,张有为暗自思忖,觉得她多半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对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这些陌生知识丧失兴趣。
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有为惊讶地发现,周婉仪的努力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没错!
是努力,努力,努力,超级努力!
她一天能够工作超过十六个小时,基本上除了必要的吃喝,其余时间都扑在学习制作轮胎这件事上。
看得张有为都感到为之动容,然后是震惊!
在研究轮胎的过程中,张有为遇到了一个难题。
这个世界文明程度落后,好些在二十一世纪制作轮胎必不可少的材料,在这里压根儿找不着。
无奈之下,他必须得寻觅替代材料,即便无法造出和二十一世纪相媲美的轮胎,起码也得拿出个适用的替代品。
于是,张有为决定带着周婉仪进山里碰碰运气,寻找可能的材料。
一进山,茂密的树林遮天蔽日,脚下的路崎岖难行,荆棘丛生,时不时就会划破他们的衣衫。
没走多久,周婉仪的手就被划出了好几道口子,鲜血渗了出来。
张有为心疼地说:“婉仪,太苦了,要不你先回去吧,在这儿你跟着遭罪。”
周婉仪却倔强地摇摇头,掏出手帕随意包扎了一下,说:“夫君,我没事。你能吃苦,我也能。咱们一起找材料,说不定能快点解决难题呢。”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有一回,为了寻找一种传说中可能存在于山谷深处的特殊藤蔓,他们在陡峭的山壁上攀爬。
周婉仪不小心脚下一滑,差点摔下去,好在张有为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她。
张有为吓得心有余悸:“婉仪,太危险了,咱别找这玩意儿了。”
周婉仪却咬咬牙,坚定地说:“夫君,都到这儿了,不能放弃。我相信这藤蔓肯定对做轮胎有用,咱们再坚持坚持。”
就这样,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诸多可能有用的材料。
可这仅仅是第一步,每一样材料都需要在实验室里进行反复试验,这是个极其繁复的过程。
回到实验室,张有为忙活了几天,就觉得身心俱疲。
看着那堆积如山的材料样本和密密麻麻的实验记录,他忍不住叹口气:“婉仪,这也太折磨人了,感觉没个头啊。”
周婉仪却依旧精神满满,笑着安慰他:“夫君,别气馁呀。咱们都找到了这么多材料,说不定下一次试验就能成功呢。你去休息会儿,我接着来。”
于是,周婉仪一头扎进实验室,日夜不停地进行试验。
她认真地调配比例,仔细观察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详细记录每一次的结果。
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
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
哪怕一次次的试验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她也没有丝毫抱怨,始终保持着那股子干劲儿,一心扑在寻找合适材料的试验上……
是的!
张有为震惊了!
其实,张有为也可以说是勤奋,但是与他比,那就是个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