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渐深,赵亚楠轻轻按住胸口。那里跳动的不再是两个世界的撕扯,而是对母亲的愧疚,对未来的忐忑,以及对景瑜和孩子们绵长的牵挂。她知道,生命的齿轮终将重新转动,只是在某个无人的深夜,她依然会听见紫藤花架下的风铃声,看见景瑜转身时眼底的星光——那是她用七年时光,在另一个世界写下的,永不褪色的诗行。

暮春的雨丝斜斜掠过江西老城区的青瓦,赵亚楠倚在租来的两室一厅窗前,看着楼下梧桐叶在风中簌簌作响。搬家纸箱堆在墙角,母亲正在厨房熬粥,久违的米香混着潮湿的空气,总算冲淡了医院残留的消毒水味。

"尝尝看,是不是以前的味道?"母亲端着白瓷碗进来,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泛着银光。赵亚楠望着碗里浮着的几颗红枣,突然想起古代膳房的莲子羹,景瑜总说她吃得太急,要"慢慢品才有滋味"。现实的瓷碗有些粗糙,却实实在在握在手中,不像梦境里的温暖,一触就碎。

妈妈说他爸爸以前在省城重点中学教书,数理化三门课都教得极好。赵亚楠想起昏迷时梦到的古代课堂,自己教采薇认字的模样,与记忆里模糊的父亲身影渐渐重叠——原来她过目不忘的天赋,或许就来自血脉里流淌的某种基因。

还钱的账本摊在膝头,密密麻麻记着亲友们垫付的医药费。赵亚楠咬着笔杆,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夕阳给晾衣绳上的衬衫镀了层金边。她想起景瑜在王府书房批奏折的样子,那时她总笑他"眉头能夹死苍蝇",如今自己也皱着眉算计每一笔支出,才懂得生活的重量。

上海同学发来的消息叮咚作响:"这边跨境电商正缺多语种人才,你绝对合适!"赵亚楠点开招聘网站,法语、德语、日语的岗位在屏幕上闪烁,恍惚间又看见古代自己教墨砚学算数的场景,小儿子总把算珠拨得噼里啪啦响。两个世界的画面在脑海里交织,她忽然轻笑出声,原来那些"无用"的记忆,此刻都成了谋生的资本。

暮色漫进房间时,母亲已在沙发上睡着,手里还攥着没织完的毛衣。赵亚楠轻轻盖上薄毯,望着窗外亮起的万家灯火。投递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但她不再焦虑——经历过两个时空的跌宕,找工作的波折又算得了什么?她打开台灯,摊开专业书,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里,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藏着对另一个世界绵长的牵挂。

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窗帘,洒在赵亚楠的枕边。母亲轻手轻脚地收拾着出门的东西,动作间带着终于安心的从容。她在附近超市找的那份工作,虽每月工资只有2500元,却像一束微弱却坚定的光,照亮了母女俩生活的一角。

赵亚楠坐在桌前,盯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债务记录,眼神有些发怔。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古代,要是能把王爷送的那些价值连城的物件带到现代,此刻的窘迫便会一扫而空吧。可她心里清楚,那不过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她暗自庆幸,自己始终没在王府的养尊处优中迷失,还保留着身为现代人的那份清醒。要是真习惯了王妃的生活,如今再回来面对这一切,只怕更难适应。同时,她又忍不住埋怨自己,在王爷身边那么久,竟没学到一门足以安身立命的拿手手艺,不然也能凭借古代的东西在现代闯出一番天地。

找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许多企业对她近一年的空白期充满疑虑,刨根问底的盘问让她心力交瘁,甚至还有企业怀疑她有过自杀倾向,这让她倍感无奈和苦恼。就在她几乎要陷入绝望的时候,一位大学同学向她伸出了援手。同学听闻她曾和苏康一起创业的经历,给她介绍了一家正处于初步创业阶段的模具小公司。

这份工作的工资不算高,每月一万块,但同学说公司离他的小出租屋很近,赵亚楠可以暂时借住在那里,两人一起分摊房租,这让赵亚楠心里多了几分温暖。她与公司负责人在网上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了解,对方对她十分满意。毕竟,她精通多种语言,还会会计,又有创业经验,像CAD 。SolidWorks 等模具制作软件也基本熟练掌握。扣除社保后能拿到手一万块,而且公司实行五天八小时工作制,还提供餐补,这样的条件让赵亚楠颇为满意。

就这样,赵亚楠带着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忐忑,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当动车缓缓驶入上海站,看着车窗外繁华的都市景象,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机遇与挑战的味道。过去的经历如同一场梦,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地面对现实,在这个陌生又充满希望的城市,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