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祖先,一年有四次,分别是清明节、三月三、七月半和大年三十。
清明节和大年三十是要到坟地石碑前祭拜的,而三月三和七月半则只需要在门口的空地上画圈烧纸。
大年三十的祭拜,茶岭的人都把它叫做辞年。
辞去旧年,迎接新年,做人不能忘本,所以辞旧岁迎新篇第一站要告知的便是祖先。
在茶岭这个山旮旯里,从日头过了中线开始,就能依稀听到四处传来的鞭炮声,随着年夜越来越近,鞭炮声也越来越密集。
说起鞭炮,这个放起来让人害怕而又感觉非常刺激的东西,几乎贯穿了每个茶岭孩子的童年。
几乎所有的正式场合都少不了鞭炮的身影。
辞年的时候要放鞭炮,年夜饭开始前要放鞭炮,大年初一开门第一件事是放鞭炮,家里有尊贵的客人来要放鞭炮,红白喜事更是要放鞭炮,就连过年期间走家串户玩耍的孩童们都在口袋里装着零散的炮仗用手上的香头子点着边走边放。
用老人的话说,放鞭炮一是为了警示鬼祟避让神灵纳福,一是为了愉悦乡里除旧迎新。
家家户户去世的先人都葬在这山林之间。
只要是有后代子嗣的,在下葬的时候,都会请上阴阳地师结合后人的生辰八字在这群山间找到最合适的风水地,并且按照算出的最佳时辰下葬,以求庇佑。
每年的辞年,即是翻山越岭的体力活,也是放松身心的游历山水愉悦历程,更是在先人坟前缅怀过去和总结一年得失的神圣时刻。
过大年的仪式感就是从辞年开始的,到年夜饭的饭桌上,这种仪式感便上升到最为浓郁的程度,人人互相礼貌问候,举止有度,连小孩子都知道不能弄倒家里的桌椅板凳。
这种浓郁的仪式感一直要持续到人们正月十五之后开始工作。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