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很光棍儿的没有再废话,还有最后一项,拼刺刀,他依旧坚信自己不会输。

虽然相比于炮兵,晋绥军的单兵战斗力虽然要稍微弱一些,可是楚云飞对自己麾下的358团的训练可是素来严苛。

尤其是这两年,自从九一八之后,一直心心念念的要跟日本人干一场的楚云飞还刻意加强了拼刺术的训练,因此358团士兵的拼刺术要比晋绥军其余所有部队都要高出一个档次甚至更多。

这一次,楚团座没有再让那位这会儿还没有缓过神儿来的谭参谋长去挑人,而是亲自入场,随便选了一些特务营的老兵,而且是刻意挑看上去强壮的士兵。

接连三场都玩儿的比较“埋汰”,楚团座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所以这一次,他要公平一点儿!

不过十分钟,358团那边就准备好了,一水儿的参加过中原大战保卫过山西的五年军龄以上的老兵。

要说晋绥军,其实也没少打过仗,虽然都是和国内各军阀混战,但透过大大小小无数场战争,这些三晋子弟们虽并不是一等一的强,但还是打出了他们的一个特点,就是“顽”。

是的,顽强的顽,说晋绥军是一支顽军其实并不为过,无论是军阀混战还是抗日战争,晋绥军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从中原大战失利,晋绥军回撤山西,一支扼守运河渡口的小小的百人连队,在确认没有友军会再通过那个生命通道之后,便炸毁浮桥,冒着遭遇西北军、红枪会、地方民团、东北军的围追和紧逼,踏上了两千里的漫漫归乡之路开始,再到忻口会战晋绥军196旅自旅长姜玉贞以下整旅战死,晋绥军将一个“顽”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就是,事实上晋绥军也参与了此次长城之战,近两万人在那位傅姓将军的带领下在怀柔和日军血战一场,日军并没有占到什么太大的便宜。

如果是那些百战老兵在这儿,刘猛就是想赢,可也不会有多轻松。

就是这帮已经下到场下,本身就是从358团近两千士兵中挑选出来的两个连中再次选出来的这些军容齐整目光坚定的358团老兵,也不是什么弱者。

不知道士兵们怎么想,反正358团的一众军官们上上下下充满了信心。

都还没等刘猛让人给他们拿训练用具,人家358团辎重部队就屁颠屁颠把训练专用的装备给拿过来了。

显然,人家来察哈尔观光一番都还要带着这些玩意儿,倒不是说是早已打好主意和刘猛的警备军做过一场,而是要方便驻军休息时训练之用。连路途行军的间隙都要搞军事训练,可见楚云飞对自己部队的要求之严格,仅凭这一点,刘猛就得对这位主更加刮目相看,而不仅仅只是他的诺大名头。

木制的三八步枪模型除了没有刺刀,其余重量和长度几乎和真枪没有什么两样,枪头前都包着厚厚的棉布蘸着白石灰,士兵护甲要害位置一旦出现白点,就会被裁判判负出局。

而士兵身上穿着的带护裆的护具和带铁丝网的头盔也是仿日式设计,很好的杜绝了误伤事件的发生,这可比警备军现在训练用的装备要好得多了。

阎老西制造“货”的能力的确强啊!刘猛亲自下场检查这些训练用具后也不得不感叹。

都说太原兵工厂制作武器的能力不比汉阳兵工厂和奉天兵工厂弱,看来还真的是名不虚传。

这当然就是所谓的窥豹一斑,就如同看一个人一样,细节能做好的,也必定能成大事,所以才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

太原兵工厂能把一个小小的护具都做得如此精良,仿制的其他日式武器自然也差不了。

这一点刘猛倒还真没想错,未来几日后他参观太原兵工厂时,才知道老阎同志数十年在山西的苦心经营真的是非同小可。至少,远超他的想象。

当然,这是后话,此时不提。

两军所有士兵的的目光此时都投注在训练场上相隔三十米各排成一横排队列的两队已经穿好护具,端好木枪的士兵们身上。

三十米,最适合冲刺的距离,可以使士兵的速度加至最大。

场上的士兵们还在等待裁判的发令。新城xxs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